初夏的沙漠戈壁宁静祥和,在额济纳旗东风镇宝日乌拉嘎查,牧民特木其勒和妻子谈论着自家膘肥体壮、毛色光亮的牛群,夫妻两情不自禁地露出开心的笑容。
俗话说“夫妻同心,其利断金”。2013年,在外打拼十年的特木其勒和妻子辗转回到自己的草场,不断改良土壤,种起了苜蓿地。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苜蓿产量逐年增长,100亩地能产120吨苜蓿,其中的50%我们出售,剩余的50%留下来作为牛羊的草料,既省钱,又带来了可观的收益。”特木其勒笑着告诉记者。
看着自家产草量逐年增长的苜蓿地,特木其勒开始计划养牛,先后从周边地区购进一批种牛。养牛初期,夫妻俩事事亲力亲为,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拉料、拌料、喂牛、清槽饮水、清粪、出粪……他们一边养牛一边学习饲养知识。进入春季,随着一头头小牛犊的诞生,他们又成了“接生婆”。通过几年的种牛杂交培育,如今,他们不仅成功拥有了适应当地气候并利于牛群发展的种牛,并且每年仅卖牛就能进账二十万元毛收入。
(资料图)
养牛成功的夫妻二人又先后投资60余万元建起了牛棚。“现在,我们准备扩大养殖规模,下一步还要引进机械化设备,从运草、铡草、搅拌,到投喂、清圈,力争全程基本实现机械化,让养殖更轻松。”特木其勒说。
近年来,额济纳旗东风镇因地制宜,依托资源优势,按照一村一品,一村一特色,大力发展林果沙生和种养殖特色产业,额很查干大沙枣、宝日乌拉白绒山羊、古日乃肉驴、乌兰瑙尔肉苁蓉等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。
丨阿拉善日报融媒体记者:闫琛琛
丨视频剪辑:张雨
丨通讯员:刘冬玲 巴根
丨编辑:田娜日莎
丨审核:田娜日莎
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阿拉善日报官方微信《今日阿拉善》
标签:
